贵州的天麻、杜仲、太子参等地道大宗药材都是“药食同源”,行内人士分析认为,贵州可推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绿色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发展康复疗养、养生养老、运动保健等产业,掘金大健康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
潜在市场开发
目前,国内以中草药饮料、中药日化品、中药保健品等为代表的中药衍生品行业逐步成熟,成为引领“大健康”产业壮大的中坚力量。
“公司的天麻冻干粉、铁皮石斛纯粉等样品已经出来了,预计8月份通过生产线认证,具体营销计划正在制定中”,华体平台董事长梁斌介绍。
威门药业是省内鲜明提出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制药企业之一,以天麻和铁皮石斛为核心的保健食品产业链和以中药提取物和特色农产品提取物为核心的提取物产业链是公司两大重点生物产业链,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
药食同源药材占半
综合国内外及贵州医药产业发展分析,贵州医药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虽然也有障碍,但挖掘中药材潜力大,支撑大健康产业的优势凸显。
据介绍,贵州的中药资源种类居全国第2位,总蕴藏量达6500万吨。其中,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材有1500多种,常用500多种。
全省中药材、民族药材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突破400万亩,达到为401.88万亩。遵义市、毕节市、黔西南州种植面积最大,全省中药材、民族药材总产值为90.92亿元。
实际上,贵州鼓励企业走药食两用、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发展道路,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思路已经体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贵州省科技厅实施的大健康产业链延伸工程在带动产业经济提升上初显成效。目前,以杜仲基地-杜仲成品-杜仲粉-杜仲胶-杜仲茶等形成的产业链;以石斛基地-石斛片-石斛花-石斛粉-石斛浸膏-石斛酒-石斛醋等形成的产业链;以刺梨延伸品形成的产链走向市场的很多。
药企转行保健食品业
前不久,贵州威门药业董事长梁斌的一份《关于大力推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受到媒体高度关注。
此前,梁斌对贵阳制药企业进行了调研。他发现,贵阳制药企业普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技术性不强、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设备利用率低;二是技术性不强;三是人才缺少,普遍缺乏管理、营销、研发等高素质人才;四是知名度低,企业规模效益差,销售网络及渠道单一;五是制药企业融资难,还款周期短。他认为,这些原因造成了贵阳制药企业普遍规模小、赢利能力低。
对于这些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单一且资金短缺的药品生产企业,梁斌建议向食品行业转行,利用劳动力和设备的优势,生产具有地域特点的食品、保健食品,取代小作坊式的小食品工业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在贵州第一轮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当时的门槛比较低,投资新建药厂比较容易,但随着新版GMP改造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企业承受不起来自资金、技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压力,面临关门,这一部分企业如何做活,也许转行做食品、保健品等大健康产业的衍伸品不失为一条路子。
基于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类企业也意识到发展保健品、保健食品及延伸产业前景广阔。
看好产业优势
“老龄化时代”将进一步释放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包括贵阳、黔西南等地,都在抢占健康产业高地。
贵阳市规划健康产业的蓝图,全力打造健康产业,计划到2017年医药食品跨入“千亿元产业时代”。
梁斌认为:“贵阳市的不少制药企业以后将成为引领‘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随着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贵阳的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已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贵阳市集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日益便利的交通路网于一身,其发展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梁斌梳理的贵阳市发展大健康产业优势为:一是在消费需求方面,贵阳市的居民消费进入结构升级时期,健康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二是在人口方面,早在2012年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达5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预计2020年贵阳老人将达到74万以上。
在梁斌看来,发展大健康产业,贵阳市除了应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还应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不过,梁斌认为,贵阳的健康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全省大健康产业比照发达省份发展都显得滞后,亟待唤起社会树立大健康理念,尽快实施大健康教育。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对相关产业引导,使相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种均衡协调。